配资股牛网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多学科协作应对肥胖需积极推动减重门诊建设

配资股牛网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多学科协作应对肥胖需积极推动减重门诊建设

广联航空:目前在低空领域已与多家厂商接洽业务合作,并承接了部分厂商工装研发等业务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症防控已刻不容缓。

  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指出:肥胖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呼唤着多学科专家的联合协作,依据不同人群的特点、个人身体状况及遗传信息,制定精细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并且,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改变策略,提升减肥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坚持减重及维持健康体重的动力与依从性。采取包含医学营养治疗在内的多元化长期干预手段,帮助肥胖人群科学、有效地减轻体重,重拾健康与自信。

  如今,肥胖防治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关注层面。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推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体重管理工作,提升医护人员体重管理技能和肥胖症治疗服务水平。今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肥胖症诊疗规范化水平。

  防治工作走向规范

  不少人对肥胖的确认还只是停留在视觉层面,但肥胖其实是一个医学的定义,其评估有科学的手段。

  陈伟教授指出,医生在判断是否肥胖时最常用2个指标,分别是BMI(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腰围。对于BMI来说,正常人群在18.5kg/m2至23.9 kg/m2,超过24.0 kg/m2为超重,超过28.0 kg/m2为肥胖。如果BMI超过27kg/m2并且合并并发症时,就需要及早治疗了。

  “由于该指标没有分男女,所以业内专门为另外一种肥胖类型又设立一个指标,即腰围。很多人从身高、体重的纬度看没有问题,但是腰围比较大。一般来说,按照亚洲人的标准,即便身高、体重相对正常,如果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我们也称为肥胖。”陈伟教授补充道。

  肥胖症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超重和肥胖症是多种其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内脏脂肪堆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等。

  陈伟教授强调,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减重在慢病的防和治中起到核心作用。世界都在将肥胖作为上位疾病,下面才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我相信未来肥胖一定是一个大学科,其他疾病才是它的下位学科。”

  随着《指南》的发布,肥胖防治逐步规范化,包括临床路径中肥胖防治的每一个环节:怎么诊断、怎么筛查;又该如何给患者进行基础的生活方式管理;管理无效之后如何用营养的干预手段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奏效,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物、什么时候开始做手术等。

  “《指南》打破了原来每个专科自己定标准、选病人、完成诊疗的过程,而变成了以疾病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标准化操作为手段的管理,可以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是规范的、在标准的环节中是有效的、在减重成功的过程中对国家是有益的。《指南》实际上是以国家意志来推动肥胖的群防群治。”陈伟教授说。

  值得一提的是,医学营养治疗是肥胖症治疗的基础,也是在肥胖自然病程中预防和控制行之有效的措施。两年前发表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已成为临床工作的行动指南,通过GRADE分级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了限能量膳食(CRD)、高蛋白膳食(HPD)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等多种医学减重干预方法,为肥胖者带来了显著受益。

  推动减重门诊建设

  “我们在一项调研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医生对肥胖的看法和病人对肥胖的看法完全不一样,病人觉得减肥是他自己的事儿,医生觉得是病人不认这个事儿,这和国外是不一样的。未来,我们需要提高专科医生的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确这是自己工作中的一环。我们也希望患者在受到疾病困扰的时候有标准的科室能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陈伟教授指出。

  实际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已连续9年开展医学减重教学单位的遴选工作。自2024年8月正式启动申请工作以来,经专家委员会过对申请单位的医疗资质、团队及门诊情况、医学减重规范设施等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共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374家医院成为“2025年度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单位”。

  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要用专科的手段解决肥胖和超重问题。截至目前,共有500多家医疗机构已经加入到医学营养减重门诊工作当中,帮助更多肥胖人群走出减重误区,拥抱健康生活。

  “我们最早设计医学营养减重门诊,实际上是先行了一步,当时国家层面还没有推出相关政策。从去年开始,随着减重药物在我国陆续上市,国家开始加速推动肥胖的规范防治工作。”陈伟教授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卫健委今年推出了《指南》。《指南》指导下的多学科减重模式需要有对接科室,因此未来会逐步设立减重门诊这样的综合服务门诊。

  陈伟教授强调,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医院中的多学科门诊,这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与之前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未来可能“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会逐渐让位于“减重门诊”,以联合门诊的方式为主体,营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这需要的是管理创新,与学术创新没关系。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难题,但我相信未来是能够解决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了让患者获益,也因为这只是一种管理模式,总归能够做一定的调控。”陈伟教授说。

  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国家医疗机构的体量看,不可能容纳如此之多的任何有减重意愿的人群,因此,未来减重门诊面向的核心人群是因胖生病或过于肥胖容易生病。

  未来,在《指南》的规范和“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实施下,通过多学科协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肥胖症的防控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配资股牛网,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Powered by 股票配资首选平台_在线炒股配资_股票10杠杆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